100-110(18/50)
说昨日蒋羡过的多么惬意,因为大雪封路,魏家女学也暂时停了,好在这次课考,筠姐儿拿了个第三,也算是心满意足了。锦娘还打算儿女都在家,她们在玲珑馆烤肉吃的,没想到钱娘子派人传信说邬氏的长子夭折了。
“什么?那咱们都得过去吧。”锦娘对蓝氏道。
邬氏的儿子可是嫡长子,王家孙子好几个,可就这个是正房所出,还养在王老夫人膝下,想起邬氏,同为母亲,锦娘都忍不住掬一把泪。
她和蓝氏一起准备奠仪过去钱娘子处汇合,三人原本得知消息都挺早,但你等我我等你,来的迟了些。
不比纪夫人一个人,听了消息就赶了过来。
但纪夫人却并不高兴,她总觉得自己是光杆司令,别人都觉得她没有朋友。事实上,根本没有什么人在关心她。
邬氏平日都是端庄稳重的,这个时候却大哭着:“我的儿啊,你怎么就忍心舍下我走了啊?我这是要把我的命都拿去啊。”
锦娘也是不自觉的跟着哭了,她怎么都无法想象儿女去世的场景,简直是剜心之痛啊!
再看邬氏已经是站不起来了,她的丫头赶忙把她扶住。
“怎么去世的这么突然?”锦娘知晓那孩子都上十岁了,可不是小孩子。
邬氏身边的妈妈道:“哥儿平日身体很好的,就是感染了风寒,一下就去了。像魏家七郎君,也跟我们郎君一起玩了,他就无事,也难怪我们娘子这般的,去的太突然了。”
正说着见魏夫人也过来了,众人又迎了上去,又哭了一场。
王家准备了茶饭,锦娘不由得道:“他这病症去的太急了,否则能把我绣的观音像拿去给这孩子挂挂。当年我绣这幅佛像的时候,在紫金庵开过光,又专门诵过经。不是我信神佛,反正我挂在家中,我和孩子们就从未生过病。”
人一定要有所准备,抓住时机。
果然,从王家出来,魏夫人这边就找上锦娘了,说起魏七郎也生病的事情。
“这如何是好?可请了大夫了。”她还是希望魏夫人能相信大夫,自己的绣像只是起心理上的安慰,结个善缘。
魏夫人道:“怎么没请,专门请的几位医官来看的。虽说高热退了,但还是有些咳嗽。”
锦娘看向魏夫人:“那您岂不是煎熬了?为娘的心情都是一样的,如今这样的冬日,火盆子定要烧的旺旺的,但窗户又不能关的太严实了。”
魏夫人心道,我特地喊住你,可不是想听你说这些的。难道是我的暗示不够?或者说这蒋夫人不愿意割爱。
若人家不愿意割爱,自己倒也不能强抢。
正忐忑时,又听锦娘道:“魏夫人,我家里有一幅观音像,是开过光的,你若不嫌弃,就请过去?”
魏夫人听到这句话,才觉得干涸处浇了一瓢清泉,饶是她这般喜行不怒于色的人都忍不住开怀:“那就太好了。”
待锦娘回去之后,把这件事情和蒋羡说了:“招不在鲜,有用就行。这魏家虽然并非本地官员,可是任三品的转运使,我打听了她家,官声也很不错,若是能搭上这条线,将来指不定咱们回京有望呢。”
“你的反应太快了。”蒋羡忍不住称赞。
听到魏夫人的儿子生病了,立马想对策,还真不是一般人,脑筋转的很快。
锦娘道:“不说了,我得找个盒子把绣像装起来带过去,哦,对了,还还送些补品过去。”她一番收拾,带着方妈妈阿盈等人去了魏家,留下青蓉在家支应。
上了马车后,阿盈道:“娘子,如烟给我送了八盒点心呢